正压呼吸机和双水平呼吸机的区别 BIPAP呼吸机双水平正压通气模式工作原理与临床

BIPAP(Biphasic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,双相气道正压通气)是一种呼吸机支持模式,通过交替切换高低两个压力水平(即吸气相压力( P_high} )和呼气相压力( P_low} ))来辅助患者呼吸。下面内容是关于BIPAP模式的详细说明:

1. 核心定义与职业原理

  • 双相压力切换:BIPAP模式下,呼吸机周期性地在高压力(( P_high} ))和低压力(( P_low} ))之间切换,允许患者在两个压力水平上自主呼吸(无论处于吸气还是呼气阶段)。
  • 时刻触发为主:压力切换通常由预设的时刻参数控制(时刻循环),而非完全依赖患者的自主触发,但现代呼吸机也支持患者触发的同步功能。
  • 目标:通过维持肺泡开放改善氧合减少呼吸肌做功,尤其适用于需要保留自主呼吸能力的患者。
  • 2. 适应症与临床应用

  • 急性呼吸衰竭:如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COPD)急性加重等,研究表明BIPAP与CPAP相比可更快改善氧合和通气。
  • 术后呼吸支持:用于预防或治疗术后肺不张。
  • 非侵入性通气(NIV):常用于无创呼吸机,通过面罩或鼻罩提供支持,减少气管插管需求。
  • COVID-19相关呼吸衰竭:部分指南建议将其作为轻中度低氧血症患者的过渡性支持。
  • 3. 与其他模式的对比

  • 与CPAP的区别:CPAP仅提供恒定的呼气末正压(PEEP),而BIPAP增加了吸气相的主动压力支持,形成双水平压力差,更适合通气需求较高的患者。
  • 与APRV的区别:APRV(气道压力释放通气)是BIPAP的一种变体,但更强调极端反比通气(吸气时刻长于呼气时刻),常用于严重低氧血症患者的肺保护策略。
  • 与压力支持通气(PSV)的区别:PSV为流量触发压力控制模式,而BIPAP以时刻触发为主,两者可叠加使用以增强同步性。
  • 4. 参数设置要点

  • ( P_high} )与( P_low} ):通常设置( P_high} )为8–15 cmHO,( P_low} )为4–8 cmHO,具体需根据患者肺顺应性和血气分析调整。
  • 呼吸频率(RR):设定呼吸周期切换频率,通常为10–30次/分钟。
  • 吸气时刻(( T_high} ))与呼气时刻(( T_low} )):根据疾病类型调整,例如COPD患者需延长呼气时刻以减少内源性PEEP。
  • 5. 优势与局限性

  • 优势
  • 保留患者自主呼吸,减少镇静需求。
  • 改善通气血流比,降低气压伤风险。
  • 无创模式下舒适性较高,患者耐受性好。
  • 局限性
  • 对气道分泌物多或觉悟障碍患者效果有限。
  • 压力切换不同步可能导致人机对抗,需依赖呼吸机同步技术优化。
  • 6. 独特注意事项

  • 漏气补偿:BIPAP设备需具备较强的漏气补偿能力,尤其在无创通气中,单管路设计需通过呼气阀或漏气孔排出二氧化碳。
  • 监测与调整:需密切监测潮气量患者舒适度及血气指标,避免过度通气或通气不足。
  • 亲测下来发现,BIPAP是一种灵活的双水平压力支持模式,既能用于无创通气,也可整合到有创通气策略中,其核心价格在于平衡肺保护与患者自主呼吸的保留。具体应用需结合临床场景和设备功能进行参数优化。

    版权声明

    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