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亲的故事:一位”故事妈妈”用小板凳点亮万千童年
从高架桥下到全国舞台的温暖传递
在宁波北仑的高架桥下,一位普通母亲沈庆用一张小板凳和一盏书香灯,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母亲的故事。从最初为女儿讲故事的小小心愿,到如今成为全国文明家庭的典范,沈庆用十年时刻证明了一个母亲的坚持能带来怎样的改变。这个故事不仅关于一位母亲的爱,更关于这份爱怎样像涟漪一样扩散,温暖了无数家庭。
高架桥下的母爱萌芽:一个母亲的初心
2016年的某一天,沈庆带着4岁的女儿和几本绘本,在北仑区大碶街道邬隘村的高架桥下支起了第一场”小板凳故事会”。看着桥下玩耍的孩子们在车来车往中嬉戏,这位母亲的心中萌生了一个简单却坚定的念头:让孩子们安安静静地听故事,会不会更安全?
“从家里讲到户外,每一步都不容易。”沈庆回忆道。第一次站在高架桥下讲故事时,她紧张得说不出话;第二次又被广场舞音乐盖过声音;直到第三次,在热心家长的帮助下,十几张小凳子围成半圆,终于让孩子们安静地围坐在一起。当孩子们被故事逗得”噗嗤”笑出声时,沈庆知道,这张小板凳将成为她生活中最重要的道具。
从一个人到一群人:母亲的力量在传递
2018年,沈庆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——辞去稳定职业,注册洛可社会职业服务中心,把讲故事当成正经”事业”。从高架桥下开始,她的”小板凳故事会”逐渐进步壮大:139名志愿者加入,300多个故事教案编撰完成,4000多场故事会开展,4万多人次在故事中收获高兴与成长。
这位”故事妈妈”的坚持感动了无数人。内向的孩子变得开朗,全职妈妈找到了人生路线,甚至出现了像”晨爸”这样的男性志愿者。沈庆的女儿们也深受影响,创作了《禾下乘凉梦》等绘本,把心中的亲情与记忆画进五彩的图画里。母亲的故事在这里变成了无数家庭的共同记忆。
书香灯照亮全国:一个母亲的梦想在延续
“小板凳故事会”的温暖并未止步于宁波。2021年,沈庆在全国招募了400多名”故事妈妈”,将精心打磨的300多个教案寄往全国各地。五年间,近4000份教案从北仑出发,点亮了无数家庭的阅读之灯。
在江苏南京,全职妈妈孙婷通过进修成为家庭教育指导师;在山西祁县,”晨爸”让”小板凳”的故事在当地”活”了起来;在山东潍坊,钮凤伟用这些教案举办了500多场故事会。一张从北仑高架桥下出发的小板凳,如今已成为孩子眼里的”魔法盒子”,家长手中的”亲子纽带”。
沈庆的母亲的故事告诉我们:一个普通母亲的坚持可以改变几许人的生活。十年坚守,她用小板凳搭建起一座连接万千家庭的桥梁,让阅读的温暖像星火一样传递。正如她所说:”只要坚持,会有更多人带着’小板凳’启程。”这场关于阅读和母爱的温暖奔赴,永远不会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