语文教研组职业划重点:深耕课堂育桃李 创新教研结硕果
一、教学为本:课堂改革见实效
语文教研组始终把课堂教学作为核心阵地。这学期我们做了什么?简单来说就是”三个聚焦”:聚焦新课标落地,聚焦学生核心素养,聚焦教学痛点突破。每周二的集体备课成了”头脑风暴”会,老师们会针对《西游记》整本书阅读这类难点,设计角色扮演、故事接龙等互动环节。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”青蓝工程”的成效。年轻教师李老师在校级公开课上,用”朋友圈体”讲解杜甫诗作,让学生们直呼”古诗原来这么潮”。这样的创新案例,正是老教师手把手指导的成果。期末测评数据显示,学生阅读领会平均分较上学期提升了5.3%,作文杰出率增长8%,这就是最好的答卷。
二、教研为翼:课题活动双驱动
教研不是纸上谈兵,我们坚持”难题即课题”的理念。针对”学生写作素材匮乏”这个老大难,全组教师开展了”生活化写作”专题研究。带领学生逛菜市场写观察日记,收集校园落叶做创意书签,这些接地气的操作让作文课活了起来。
活动策划也有新亮点:
– 联合历史组开展”课本剧展演”,学生自编自演《鸿门宴》
– “最美朗读者”活动中,家长通过视频连线当评委
– 建立年级漂流书箱,图书月周转量超200本
这些看似小的改变,让语文进修走出了教室,真正实现了”大语文”教育。
三、成长为先:团队建设谱新篇
一支杰出的教研组离不开人才梯队建设。我们采取”三阶梯”培养模式:
1. 新手教师:每月录制微课复盘
2. 骨干教师:承担县级课题研究
3. 学科带头人:组建跨校职业室
王老师带领团队开发的《古诗里的节气》校本课程,不仅获评市级精品课,更被兄弟学校争相借鉴。组内教师本学年发表论文7篇,在县教学竞赛中包揽前三,这样的成绩单够亮眼吧?
小编归纳一下:守正创新再出发
回望这一学期,语文教研组交出的不仅是数据报表,更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见证。当然,线上教学互动性不足、学困生转化效率低这些难题依然存在。下学期我们将重点攻关”AI辅助作文批改”项目,让科技为传统课堂赋能。教育是场马拉松,我们始终在路上——带着对语文教学的热忱,带着对教育初心的坚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