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境游的全面重启,犹如一声春雷,瞬间唤醒了沉寂三年的旅游市场。如今,三个月的时刻过去了,曾经那个“卧床不起”的行业,终于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。然而,这三个月的光景,对于身处其中的旅行者和从业者来说,却是冷暖自知,有人精打细算开启“省钱模式”,有人则身不由己陷入“内卷大战”。这究竟是市场复苏的必然阶段,还是新常态下的行业缩影呢?
市场回暖,需求旺盛的另一面
还记得年初出境政策放开时,各大数据平台关于国际机票和出境游搜索量暴涨的消息吗?同程旅行的数据显示,1月8日当天,出入境机票订单量同比增长了惊人的628%!马蜂窝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,“出境游”相关搜索热度飙升460%,“签证”、“护照”、“攻略”成了大家最关心的关键词。这无疑说明,被压抑了三年的出境游需求,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释放。
那么,是不是所有人都欢天喜地地奔向了海外呢?并非如此。虽然需求旺盛,但我们也看到,一些旅行者在选择出游目的地和方式上,变得更加理性。他们可能会选择距离更近、性价比更高的亚洲目的地,或者精挑细选特价机票和酒店,力求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。毕竟,经济环境的变化,让不少人的消费觉悟发生了转变,对“省”的需求变得更强烈了。
行业“内卷”,竞争日趋白热化
在旅行者寻求“省”的同时,旅游行业内部却悄然掀起了一股“卷”的浪潮。随着出境游的恢复,航空公司、旅行社、酒店、地接社等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摩拳擦掌,希望抓住这波红利。为了抢占市场份额,价格战、服务升级、产品创新等竞争手段层出不穷。你会发现,同样的线路,可能不同旅行社给出的价格差异巨大;为了吸引顾客,不少平台推出了各种优惠券、限时秒杀活动,甚至捆绑销售附加服务。
这种“卷”,既有为了生存的无奈,也有希望快速回血的急迫。三年的停摆,让很多企业元气大伤,如今市场重启,大家都在努力争取客源,以期尽快恢复正常运营。但这激烈的竞争,也让一些准备不足、或者资源整合能力较弱的业者面临更大的压力。怎样在“卷”中求生,甚至脱颖而出,成了摆在所有旅游从业者面前的一道难题。
复苏之路漫漫,有人仍在观望
当然,在这场“省”与“卷”的潮流中,还有一部分人或者说一部分产业链环节,似乎还没完全“醒”过来。比如,一些签证办理流程可能仍然比较繁琐,部分航班线路尚未完全恢复,境外目的地的接待能力也需要时刻来提升。就像文章中提到的“一个卧床3年的病人,一朝起身,难免踉跄,想行走如常,还需要时日”。出境游的全面复苏,一个体系性的工程,需要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。
对于一些旅行者来说,他们可能还在观望,等待更加便利的出行条件,或者更优惠的价格。对于部分旅游企业而言,或许是资金链的难题,或许是人力资源的短缺,使得他们无法第一时刻跟上市场的节奏。因此,即便出境游已经重启了三个月,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一种渐进式的、不平衡的复苏态势。
小编归纳一下:在变化中寻找新机遇
说白了,出境游重启三个月,我们看到了市场的巨大潜力,也感受到了“有人省有人卷”的诚实写照。这既是市场自我调节的体现,也是行业转型升级的契机。对于消费者而言,怎样在众多的选择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产品,既能玩得尽兴又能控制预算,无疑是门学问。而对于旅游从业者来说,怎样在激烈的竞争中打造差异化优势,提供更优质、更特点化的服务,将是未来进步的关键。出境游的未来,充满挑战,但也孕育着无限可能。我们相信,随着时刻的推移,这个行业终将稳健前行,再次焕发光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