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HP(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)是一种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的主观赋权法,通过专家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,构建判断矩阵,最终计算各指标的权重。其核心步骤包括:
二、AHP的实施步骤详解
1.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
目标层:决策的最终目标(如“选择最佳旅游地”)。
准则层:影响目标的评价指标(如景色、费用、交通等)。
方案层:备选方案(如苏杭、北戴河等)。
2. 构造判断矩阵
标度定义:采用1-9分标度法,量化指标间相对重要性(例如:1=同等重要,3=稍微重要,5=明显重要,9=极端重要)。
专家打分:多位专家对同一层级指标两两比较打分,最终取平均值形成判断矩阵(如表1)。
表1:判断矩阵示例(准则层)
| | 景色 | 费用 | 交通 |
| 景色 | 1 | 0.333| 0.5 |
| 费用 | 3 | 1 | 2 |
| 交通 | 2 | 0.5 | 1 |
3. 计算权重与特征向量
技巧:
方根法:计算每行元素的几何平均数,归一化后得权重。
和积法:列归一化后按行求平均值。
输出:特征向量(权重向量),例如 `[0.12, 0.42, 0.27]` 表示景色、费用、交通的权重。
4. 一致性检验(CR<0.1)
计算公式:
一致性指标:$CI = fraclambda_max}-n}n-1}$($lambda_max}$为最大特征根)。
随机一致性指标:查表获取$RI$(如表2)。
一致性比率:$CR = fracCI}RI}$。
要求:$CR 0.1$)。
无法生成新方案:仅能从已有备选方案中择优。
四、AHP与其他技巧的结合应用
1. AHP + 德尔菲法(Delphi):
德尔菲法:筛选指标(专家独立打分,多轮反馈收敛共识)。
AHP:为筛选后的指标赋权。
> 例:先通过德尔菲法从20个指标中筛选出5个核心指标,再用AHP计算权重。
2. AHP + TOPSIS/熵权法:
AHP:确定主观权重。
熵权法:计算客观权重。
组合赋权:综合主客观权重提升可信度。
五、实际应用案例
案例1:旅游地选择
目标:选择最佳旅游地(方案层:苏杭、北戴河、桂林)。
准则层:景色、费用、交通、拥挤度。
结局:通过AHP计算权重,结合方案得分排序(如桂林得分最高)。
案例2:公司绩效评价
指标:服务质量、管理水平、运行成本、安全生产。
权重结局:管理水平(52.54%)> 服务质量(33.29%)> 运行成本(9.35%)> 安全生产(4.82%)。
拓展资料
专家打分法AHP的核心价格在于将主观经验转化为可量化的权重,适用于指标赋权、方案优选等场景。使用时需注意:
1. 控制指标数量(建议≤9个);
2. 严格进行一致性检验($CR 详细工具操作(SPSSAU、Python代码等)可参考:
[SPSSAU AHP分析教程]
> – [AHP Python实现案例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