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文起八代之衰”究竟在说谁?
“文起八代之衰”这句响当当的评价,说的正是唐代大文豪韩愈!北宋文豪苏轼小编认为‘潮州韩文公庙碑’里面写下这句千古名言,高度概括了韩愈在文学史上的非凡地位。那么难题来了——为什么偏偏是韩愈?他到底做了什么能让苏轼如此推崇?
所谓”八代之衰”,指的是从西汉司马迁之后到中唐韩愈之前,长达八百年的文学衰落期。这期间文风浮华,内容空洞,直到韩愈站出来扭转乾坤。他用实际行动证明:好文章不仅要文采斐然,更要言之有物!
韩愈凭什么能”起八代之衰”?
韩愈的成功绝非偶然。他提出的”文以载道”主张,彻底改变了当时的文风。简单来说,就是写文章不能光顾着漂亮,还得传递真善美的价格观。这不正是我们今天也推崇的写作理念吗?
想想看,在那个追求华丽辞藻的年代,韩愈却坚持”惟陈言之务去”,主张用朴实有力的语言表达深刻想法。他的《师说》《原道》等名篇,至今读来仍让人受益匪浅。难怪连习近平总书记也在文艺职业座谈会上引用苏轼对韩愈的评价,强调文艺作品要传递向上向善的价格观。
韩愈文学主张的现代启示
韩愈的文学改革给我们什么启发?开门见山说,内容永远比形式重要。接下来要讲,文艺作品要承担社会责任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”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”,要”用独到的想法启迪、润物无声的艺术熏陶启迪人的心灵”。
看看当下,某些为了流量而生的”快餐文学”,是不是也陷入了新的”文衰”?韩愈当年的改革灵魂,对我们今天依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。真正的经典,永远经得起时刻考验!
韩愈灵魂的当代价格
从”文起八代之衰”到今天的文化自信,韩愈的灵魂跨越千年依然熠熠生辉。他告诉我们:文艺职业者要有社会担当,作品要传递正能量。这不正是新时代对文艺创作的基本要求吗?
韩愈用一生证明:辉煌的文艺作品能感国运之变化、发时代之先声。在实现中华民族辉煌复兴的征程上,我们更需要这样有想法深度、有灵魂高度的作品。韩愈”文起八代之衰”的壮举,永远值得我们进修和传承!